台語詩的平仄
磚家、邪者、做家、鹽救生、大支主義信奉者...以今日辭典發音解釋賴和的平仄,
一整個很欠學術素養。
如果硬要用今日辭典發音來定「國破山河在」的平仄,也是一樣對不起來。
再來,
台語的
開開、
開開、
開開開、
開開開,
各有其「意境」,
豈能用今日辭典發音視之?
賴和的『舌頭與筆尖』合一
「自自冉冉」一詩寫於1915~1916年間。
在那個年代,台灣都還是浸在「古典漢文」的氛圍中。
古典漢文自古沒有「自由」一詞、也沒有「自然」一詞。
而當時的台語、客語就有等同今日「自然」的語彙。
賴和的「古典漢文」根基好,他當然知道「冉」的台語文讀音(jiam6)也應該知道它的客語讀音。
不會講客家話的台灣人,會講一兩句客家話很平常,賴和也一樣,尤其是他有很多客家親戚。
賴和的『舌頭與筆尖』合一的理念驅使他把當時的口語紀錄下來,但是沒有適當的漢字可用,
所以就借用了「冉」。因為沒有其他漢字的音更接近了。
向漢字借音可能近似,可能吻合。而且一直到現在,都有人這樣用。
賴和的「自自冉冉」證明賴和的『舌頭與筆尖』合一的理念比中國五四運動的「我手寫我口」更早。
賴和『舌頭與筆尖』合一的例子很多,例如:
<<鬥鬧熱>>:
快快快快,銅鑼響亮地敲起來...
不懂台語的人看到「快快快快」總是想成「督促快一點」,
但賴和是用台語音來描繪敲鑼的聲響。
日本時代,漢文就有路線之爭
與賴和同時,也有人主張,漢文創作應全盤中化,但賴和繼續用台語「文讀音」、
台語「白話音」創作漢文。
台灣的漢文發展脈絡,從古典漢文(漳泉客音)到賴和的台語「文讀音」漢文、台語「白話音」
漢文,其實是賴和給死氣沉沉的台灣漢文帶來新的生命力。
古典漢文(漳泉客音) --> 台語「文讀音」漢文 --> 台語「白話音」漢文 --> 加入拉丁字母
這有什麼好奇怪的?
日本也曾帶給漢文新的生命力。
民國初年,不是也有一堆「知識分子」極力反對在中文中加入來日本的現代語彙,
例如: 生物、部署、社會學、邏輯、權利、科學...(很多很多),這些詞彙在原漢文
世界自古就不存在。是日本人創造的(和製漢語),只是,後來,中國人也接受了。
你翻開今天任何一家漢文報紙,哪家沒有阿拉伯數字?哪家沒有拉丁字母?
哪家沒有和製漢語?...
漢文有它的各種生命出口,誰說一定得「遵循古法」才是「對」的?
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