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

「華人」的定義

「華人」的定義:

出生在中囯,不再保有中囯籍的人,叫做「華人」;


李光耀就不是「華人」,他在新加坡出生。他怎麼會是「華人」呢?


新加坡初獨立之時,李光耀曾對外說了這麼一段話:「我不是中囯人,
就如甘乃迪總統不是愛爾蘭人。慢慢的,世人會知道,新加坡姓李、姓
高、王、楊、林的人們,外表上是中囯人,說著華文,然而卻與中囯人
不同。我們有中囯人的血統,我們不否認這點;但重要的是,我們以新
加坡的立場思考,關心新加坡的權益,而不是以中囯人的立場,為中囯
人的權益著想。」


蔣介石是「華人」、蔣經國是「華人」、郝柏村是「華人」,但,郝龍斌
不是「華人」、蔣萬安不是「華人」...、大部份台灣人都不是「華人」。


  有句話說:「移民的第二代就不是移民」。所言甚是。


「華人」在台灣被誤用、被濫用太久、太廣了。



怎麼看當今世界的鬥爭?

怎麼看當今世界的鬥爭?

近兩百年之前的人類歷史社會都是原始的、野蠻的「非普世價值社會」。

近兩百年來,全世界才開始進行
「普世價值社會」與「非普世價值社會」的鬥爭。

早期的中囯共產黨也是拿「普世價值」來與「非普世價值」鬥爭。

1944年5月16日 中囯共產黨在《新華日報》上主張: 

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有三個: 
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; 
二是開放黨禁; 
三是實行地方自治。 
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很多,但目前全國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, 
是人身居住的自由,是集會結社的自由,是言論出版的自由。 

之後, 中囯共產黨就一路墮落至今。

理論上,「普世價值社會」是「非普世價值社會」的未來,
但是 中囯共產黨卻把「自己的未來」當成「自己的敵人」。

台灣,一些人,仰賴「普世價值社會」的保障,與「非普世價值社會」的中囯眉來眼去,
甚至意圖消滅台灣的「普世價值社會」。

看到這種台灣人、中囯人,都不用多談,tsàm落去就對了。